WebNovels

Chapter 5 - 第5章 帝国历史

神圣霜息帝国,亦被其浩瀚疆域内的诸多种族与邦国私下称为"联合帝国".这不仅源于其广袤,更在于其独特的根基——帝国内部,始终并存着六个拥有古老传承与半独立权力的藩属国度,拱卫着皇帝的中央统治.

这六大邦国,在帝国的史册与星图上,分别以充满力量与象征意味的名字为人所知:龙牙,虎翼,渡鸦,银狼,铜雀,黑羊.

其君主,则被尊称为"国主"或"王爵",他们不仅是各自封疆裂土的统治者,更肩负着一项至高无上的权力——选帝王爵.每当帝国皇座空悬,决定下一任神圣霜息帝国皇帝归属的权力,便掌握在这六位王爵手中.

这种奇特,甚至在某些时代闪耀着开明光辉的政治构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帝国的开创者,那位被后世冠以"征服帝"之名的不朽传奇——北斗魁.

自他以降,皇权与六王爵共治的体制,如同帝国的心跳与呼吸,维系运转,历经二十五代传承至今.

古老的建国史诗,在帝国每一个吟游诗人的口中世代传唱:神圣霜息民族的先祖,曾游牧于大陆东北角的茫茫林海雪原.他们放牧,狩猎,也曾如凛冽的寒风般南下,侵袭那些富饶的农耕国度,掠夺谷物,绸缎,甚至人口.

然而,大约在五百年前,南方诸国涌现出一位雄主,他不仅一统中原,更挥师北伐,直捣霜息民族的巢穴.连绵的战火中,纵然霜息先民悍不畏死,屡有胜绩,终究难敌南方帝国庞大的国力与资源.

族长战死,故土沦陷,整个部族被迫背井离乡,踏上了漫漫西迁的流亡之路.他们一路征战,一路寻觅,向着那传说中"太阳沉没之处的新天地",不停地向西,再向西,如同追逐着一个渺茫却又无比诱人的幻影.

漫长的迁徙途中,部族内部产生了分裂.一支选择继续向西,消失在更遥远的地平线;而另一支,也是如今帝国皇室的直系先祖,则在一位伟大先知的指引下,毅然转向北方,决心翻越那片横亘天地,终年积雪的万仞山脉.那是一段用血泪,白骨和不屈意志铺就的征途.

无数同胞或被狂暴的雪崩吞噬,或失足坠入深不见底的冰川裂谷.这段持续了整整十年的艰辛跋涉,充满了凡人难以想象的"勇气与苦难",构成了帝国建国传说中最悲壮,也最动人心魄的前半篇章,至今仍在帝都首湖城的壁画与歌谣中熠熠生辉.

最终,他们找到了命运的应许之地——一片被万年雪山环抱的,广袤得近乎无边无际的巨大盆地.盆地中央,静卧着一片浩渺如烟的巨湖,与其说是湖,不如称之为"内海"更为恰当.这片被后世以皇族姓氏命名的"北斗湖",东西横跨近四百公里,南北纵深亦达一百六十公里,湖中点缀着二百余座大小岛屿.

湖水深邃而富饶,只需一网撒下,便能捕获身躯壮硕如童子,鳞片在阳光下闪耀着七彩光芒的巨型鲑鱼.尽管此地的冬天酷寒而漫长得令人绝望,但短暂的夏季里,阳光普照,冰雪消融,肥沃的黑土地却能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让作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生长.

霜息民族,终于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家园.他们以自己的族名,为这片土地重新命名,誓言将在此生息繁衍,直到永恒.定居之后,部族迁徙时形成的,由几大家族共同领导的体制被自然延续下来.

但和平与秩序并未持续太久.

一个名叫北斗魁的年轻人,因不满他眼中"不公"的裁决——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夺走了本应属于他的土地与权力——而燃起了反抗的火焰.在一次激烈的争执后,他杀死了那些兄弟,被判处叛逆重罪,处以乱石砸死的极刑.但他如同一头挣脱囚笼的猛兽,成功越狱,从此踏上了颠覆旧秩序的道路.

在他最孤立无援的时刻,六位昔日的挚友向他伸出了援手.凭借着这六人的智谋,勇武与坚定支持,北斗魁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历经大小四十余场惨烈至极的战斗,连战连胜.

史书记载他当时的苦斗"使得刀刃因凝固的血渍而增厚了一倍".

最终,旧的部族权力体系被彻底摧毁,整片霜息之地的权柄尽数落入北斗魁手中.然而,长期的内战也让部族人口锐减近半,无数城镇村庄化为焦土废墟.北斗魁并未沉湎于胜利,他废弃了古老的"族长"头衔,自称为"王",随即挥师南下与东征,迫使宿敌雪狼王国俯首(尽管这臣服从未真正稳固),建立起远超历代先祖的庞大势力范围,最终,他为自己戴上了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冠冕.

权力稳固之后,北斗魁并未忘记那些在他最艰难时给予他一切的六位挚友.为了酬谢他们的功绩,也为了构建一个相互制衡,又能拱卫中央的统治结构,他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分封.帝国一百二十郡县,他将其中六十个郡县的土地赐予这六位功臣,每人十郡,建立起六大公国(或称王国),并赋予了他们在各自领地内拥有独立的内政,税收,征兵,司法乃至部分立法之权.

皇帝则直接统辖余下的六十个郡县.在北斗魁巧妙的规划下,这六大公国的疆界彼此并不直接接壤,中间大多隔着皇室直辖的领土,以防止他们轻易连成一片,威胁中央.

就这样,一个平衡而又暗藏汹涌潜流的皇帝选举制度诞生了.

皇帝与六位选帝王爵的共存与制衡,成为了支撑神圣霜息帝国运行近三个世纪的无形基石.为了进一步巩固这基于个人信赖与政治谋略的联盟,北斗魁还运用巧妙的联姻政策,将皇室的血脉广泛地注入六大王爵家族之中.理论上,帝国与公国,皇室与王爵家族,从此成为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应为了帝国的强盛而相互扶持.

然而,正如世间万物无法逃脱时间的侵蚀,权力亦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英雄老去,盟约蒙尘,建立在个人信赖基础上的制度,也开始在人性的贪婪,猜忌与野心面前,逐渐腐朽,变形.

自征服帝北斗魁传至今日,已历二十五代君王.如今,轮到了阴沉多疑的北斗晃.在这漫长的三百年间,支撑着帝国庞大身躯的权力基石,早已布满了冲突与裂痕.

皇帝试图削弱王爵的权力,收归中央;而选帝王爵会议则不断抵制皇权的扩张,甚至为了制衡过于强大的皇帝,不止一次故意选出平庸甚至愚蠢的继承人来坐上皇位.皇室也屡次粗暴干涉王爵家族的内部传承,埋下无数仇恨的种子.

在这一系列永无休止的冲突,妥协,背叛与融合的漫长循环之后,最终降临的,是皇帝北斗晃的暴卒——无论这"暴卒"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先皇已逝,接下来,谁将登上神圣霜息帝国的至高皇座?」

短暂的,程式化的哀悼之后,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宫廷内外的贵族,还是遥远边疆的总督,抑或是那六位手握关键选票的选帝王爵——都迅速而灼热地聚焦到了这个唯一重要的问题上.毕竟,对于死者,流几滴眼泪,献上几束象征性的花环,便足以将他们归入历史的尘埃.现在与未来,永远属于生者.

究竟,谁能赢得那顶沉重而诱人的皇冠?

依据帝国传承法理与当前的现实局面,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候选人,明面上只有两位:

其一,是先帝北斗晃唯一尚存的儿子,刚刚从前线浴血归来,手握赫赫战功与军权的寒公爵北斗煜.

其二,则是先帝北斗晃唯一的嫡孙,已故大皇子留下的独子,年仅八岁的北斗乾.

年轻的叔叔,与年幼的侄子.

八岁的北斗乾,自然谈不上对国政有任何理解与负责的能力.但他拥有无可辩驳的法理优势——他是长房长孙.在许多遵循古老传统的贵族与官员眼中,这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正统性.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那稚嫩的年龄,反而成为了他继承皇位的一大"优势".因为一个八岁的孩童皇帝,意味着未来至少十年间,帝国的实质权力将无可避免地落入其监护者之手.

而觊觎这份"监护权"的势力,早已昭然若揭.北斗乾的生母,那位野心勃勃的大公妃苏婉(此刻或许更应称为太妃),以及她背后那位权势熏天的父亲——定国侯苏望.

这一对父女企图通过操控幼主,进而掌控整个帝国的野心,是如此的露骨和毫不掩饰,以至于宫廷中流传着一句俗语:「此事,连御花园里的卷毛猫都看得一清二楚.」

然而,无论法理如何,无论后台是谁,任何想要最终戴上皇冠的人,都必须跨过一道铁律——在六位选帝王爵中,赢得至少四票的支持.

帝国皇室法明确规定:

「未获六名选帝王爵中四名之支持者,不得登临帝位.」

六位王爵,四票为绝对多数.这看似清晰的规则,在历史上也曾数次引发三对三的僵持局面.尽管过往的对峙大多能在一段时间的政治角力与幕后交易后达成妥协,但谁也无法保证,这一次不会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甚至可能撕裂帝国的全面对抗.

帝国的命运,此刻正悬于一线.而决定天平最终倒向何方的砝码,就握在那六位选帝王爵的手中——尤其是,那位刚刚在寝宫外,与北斗煜进行了一场无声交锋的年轻渡鸦国主,孟契尔.

孟契尔对于北斗煜并没有任何一丝的仇恨,甚至于在他的心灵共鸣上,是与北斗煜同步的,老皇帝该死,北斗煜的弑君并不是恶行,而是为了拯救帝国的伟大行动.

作为北斗煜在学习时代的对手与知己,孟契尔在情感上是倾向于北斗煜成为新皇帝,这不只是个人情谊,更是现实的冷酷计算.

现在的选帝国主六位,已经有五位抵达了国都,就缺虎翼国主还没来到首湖城,不过并不影响选帝会议的召开.

局面现在很简单,三比二,龙牙,银狼,铜雀三个国主站队皇太孙北斗乾,而定国侯苏望更是全力支持自己的外孙,虽然定国侯并没有封国,但是背后庞大的财力却是最好的支持.

透过钱财的调度,苏望早早就安排了在六大封国的绵密情报与商业网络,自然也早早就收买了不少的支持者,现在的三票支持,以及预计最终也会支持自己孙子的虎翼国主,苏望胸有成竹的认为这次的选帝会议不过是走走场罢了,很快就能决出胜负.

而站在北斗煜这边的,只有渡鸦跟黑羊两个国主,黑羊国主程慕白的年纪比孟契尔大三岁,二十九岁的年纪,正值壮年锐气,对于苏望这种商人用钱买权的做法是斥之以鼻的,他选择北斗煜的想法跟孟契尔有点类似,就是认为只有让选帝会议继续分裂,手握选帝权力的自己才有谋取利益的最大空间与手段.

若是早早的就决出了胜负,北斗乾阵营那边自己没有利益可言,只有继续的维持僵局,才有机会取得最大的利益.

而即将到来的虎翼国主,三十三岁的邬烈,真正的立场还没公开,只要黑羊跟渡鸦的立场坚定,用同样的理由就有把握把同属于"年轻派"的邬烈拉拢进来.

然而一道急报用最快的速度传达到了首湖城,用最机密的方式送抵选帝会议

「虎翼国主邬烈,死亡.享年三十三岁.」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当空砸下!

帝国选帝铁律,四票者方可为帝.

帝国选帝国主继位需要得到皇帝的认可,否则无效.

现在一个选帝国主死亡了,选帝会议三比二!

「这个时代真是有趣.」

孟契尔做梦都会笑醒.

1-5完結

More Chapters